Saturday, 27 June 2015

台灣藍VS法國藍


台東這幾天氣溫非常不宜人! 曬到會痛的那種!
一大早往南迴線去,到了多良還有華源海灣,看到一整片的藍!
到過幾個所謂世界著名地中海沿岸的國家,希臘,法國等,

台東的海岸線之美,根本不輸這些國家,
只是,我們的夏天,真的不太適合日光浴……
天氣應該是最主要的原因吧!
真的太熱啦!

Compare to the world famous Mediterranean countries, the coastline of Taitung can earn the reputation on top of them. But the only disadvantage is that IT IS TOOOOOO HOT in summer in Taitung! Sun bathing is NOT recommended here.
Pity!

一個在台東分享旅行與咖啡的小角落!

Wednesday, 24 June 2015

客製化英語教學工作室-台東

亨利米勒(美國作家)說:旅行的目的不在一個地點,而是看待事物的全新視角!
One’s destination is never a place, but a new way of seeing things! By Henry Miller
想用自助旅行的方式看這個世界,卻不知道從何開始準備嗎?

不同於一般的英語教學,不使用統一式的教材,在Solo Studio Taitung,是依據你的需求來設計教材,每個人的旅行都是獨一無二的。

語言是一項工具,用來溝通,能夠聽懂對方說,並且回答讓對方懂是最重要的!
例如:想去巴黎看藝術品,逛羅浮宮,奧賽美術館,藝術品的名稱怎麼說?
想去Shopping,百貨公司還是個性小店?商品名稱怎麼說?品牌名稱怎麼唸?
還是想看有別於旅行團的景點?進階可以深入了解歐洲各國文化差異,Dos and Don’ts,讓旅程更順利。

這些都會使用實際你想去,想看的地方,想做的活動,利用當地的實際資訊,為你客製化教材,還沒實際到當地,在準備過程中,你就已經開始旅行了!
Solo Studio Taitung協助你真正想學而且用的到的英文,安排訓練口說與聽力,全程使用英文教學!

@實際授課例子:
-國際藝術村藝術家駐村申請相關演練 -德文基礎入門 -國際學術研討會英文簡報演練
-海外旅行(捷克,葡萄牙,印度):以想去國家的資訊作為英文課教材
-海外打工度假(英國/紐西蘭):想在咖啡廳/餐飲業工作,課程包含咖啡廳/餐廳用語,英文履歷與面試
-台東稻米海外參展英文演練 -英文食譜主題 -BBC新聞英語
-個人英文自介面試:以未來去國外交換學生/留學做準備 -IELTS/TOEFL留學考試準備(口說專門)

註:如果想去的地方是德語或法語國家,可以同時補充基本旅遊字彙在教材中。
來Solo Studio Taitung 喝咖啡,聊旅行吧!


Solo Studio Taitung




Tuesday, 23 June 2015

[火車坐郵輪]

芬蘭坐火車,去瑞典坐郵輪,
火車和郵輪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交通工具吧?(廢話!)
從丹麥哥本哈根到德國漢堡,坐船還是坐火車?
其實可以一起坐!!

火車開進船艙

乘客都必須上郵輪,有商店,餐廳,咖啡廳,也不無聊


德國ICE從哥本哈根到漢堡,車程約5個小時,
火車開到最南端的港口,要跨越海峽不是建造跨海大橋,而是將整台ICE火車駛進郵輪內,由郵輪載著火車過海,所以坐火車坐到一半變成坐郵輪了!!!!
郵輪上有餐廳,免稅商店還有小型遊樂機,任君挑選!!
不過在海上航行時約只有45分鐘,靠岸前就必須再坐進火車內~繼續前往德國漢堡!

光是火車開進郵輪再開出來繼續行駛(所以郵輪內要鋪鐵軌,到岸時還要接合緊密),對於德國工業製造技術只能跪著佩服啊!
這班列車每天都有,當然也有從漢堡到哥本哈根的,不過一定要先上網訂,才保證有位置坐,因為這班次只有四節車廂,因為要上郵輪,比平常7-8節車廂應是少了一半,當然位置也少囉!

在歐洲幾個國家的國鐵火車都坐過,德國DB ICE火車是我認為在歐洲各國國鐵火車中最棒的!

Train or ferry, which do you prefer from Copenhagen, Denmark to Hamburg, Germany? How about BOTH?

A train service of DB from Copenhagen to Hamburg combines both transportation techniques. When the train arrives at the coastline border, they choose to use a ferry to carry the train instead of building a cross-sea bridge.

Passengers can leave the carriage and enjoy some food and shopping facilities on board or simply chill on the deck. The ferry takes about 45 minutes and the passengers have to go back to the carriage then the journey proceeds to Hamburg.

Another WOW factor of German technology!

一個在台東分享旅行,咖啡的小角落

Solo Studio Taitung

Sunday, 21 June 2015

[旅行中的移動旅館-過夜郵輪]

在芬蘭睡了火車,要離開芬蘭時,我選擇睡遊輪。


從赫爾辛基航行波羅地海到斯德哥爾摩,航行時間需要14小時,也是晚上出發,隔天上午抵達。郵輪上有商店、餐廳、酒吧,倒是可以打發下時間(這比火車好太多)。

因為是冬天,甲板冷得要死,反正一整片黑,甚麼也看不到(所以我也不知道波羅地海長怎樣XD)。搭夜車,或是夜船,其實上船吃完飯,逛逛街後就是準備睡覺!

清晨緩緩由外海駛近斯德哥爾摩,第一次,可以這樣慢慢地接近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首都,也許是剛結束北極圈都是黑夜的旅程,陽光終於在靠南部的斯德哥爾摩露臉,晨曦中,從外海郊區的可愛小房子,直到整個城市出現,無法形容的注視著,而它真的好美!
旅行中,抵達一個城市的第一眼是什麼?飛機場?火車站?
有機會試試坐船吧! 緩慢地,寧靜地,欣賞一個城市的全貌!


Another choice to combine transportation with accommodation is taking a long-haul ferry.
When leaving Finland, I chose to take a night ferry to Stockholm.
Since it was winter time and night ferry, there was nothing pleasant to do on the deck and couldn’t see what Baltic was like. However, there were some shops, restaurants and pubs on board that could help to kill some times.
At dawn, finally saw the daylight after the trip of all-day darkness at Arctic Circle and the view of entire Stockholm really WOWed me, amazing!
Try to take a ferry when travel to a city and enjoy the view when approaching it.


一個在台東分享旅行與咖啡的小角落


一個人訂了間有窗戶的三人套房!!!哈哈哈~超奢侈!




免稅店酒也太多了吧~~


有許多小餐廳與酒吧





自助式早餐很豐富!!!















Saturday, 20 June 2015

搭臥鋪火車去找聖誕老人


從赫爾辛基到聖誕老人村(Rovaniemi),我選擇搭乘臥鋪火車,結合交通+住宿。車程約12小時,所以坐夜車剛剛好,睡醒就到了。

火車票可以在芬蘭國鐵網站上先訂票(但是沒有比較便宜),而且找好幾次,找不到如何訂"臥鋪"(sleeping birth),只能讓我選座位,後來是到了赫爾辛基直接去火車站現場買票。

這種臥鋪火車都是雙層的,連車子都可以一起載,這樣可以讓想開車自駕旅遊的人,不必一路開10幾個小時,而是充分休息後,到了當地再開始玩,也省去租車的錢。
我是訂兩人一室上下舖,有獨立衛浴的臥舖Ensuite shower/toilet(價錢較高),
放心,他們訂位會分開男女的。

浴室很小但是五臟俱全~有附毛巾,沐浴乳,飲用水(因為這水龍頭的水不能喝喔!)
以為就這樣嗎?!不,有個小機關,置物櫃左邊有個小把手,往下拉~~~~~登登登…..變成淋浴間了!!!簡直是全能住宅改造王!!!哈哈!





車票上面註明幾號車廂,幾號臥鋪,2開頭就是2樓,通常2樓都是套房型的,有注意看到車廂號碼下方,有一行2-Bed Compartment/female,所以就算一個人也不用擔心!男女有別!





來回一共219歐,等於兩趟火車兩個晚上,等於是交通加上兩晚住宿,其實價錢還好,要再便宜一點,可以訂4或是6人一間,衛浴在外面的,芬蘭車廂很舒服,火車雖然會搖晃,卻有搖搖床的感覺,個人覺得這樣很好睡! XD


自助旅行,就是可以多一點不同的體驗!




後記補充

我當時有在聖誕老人村過一晚,不過自己覺得,其實可以從赫爾辛基搭夜車北上,玩一整天,因為當地就真的只有聖誕老人村,一天也夠了!再坐當天夜車回赫爾辛基,省去一晚民宿錢,我當時第二天都不知道要幹什麼,外面是冰天雪地又冷,在民宿混到check-out,就去逛當地的百貨,但是也很小,下午有去博物館,混到閉館約6:00pm,再走到火車站還要等3小時,因為也是夜車XD.....




讓我保暖又混時間的博物館~12月的北極圈沒有白天!


同場加映:北極圈上的芬蘭聖誕老人村

一個在台東分享旅行,咖啡,語言教學的小角落



Wednesday, 17 June 2015

奧匈帝國殘存的輝煌

薩爾斯堡與布達佩斯,目前已隸屬不同國家,但百年前,同屬奧匈帝國,可以從相似的巴洛克風格建築裡,找到脈絡;殘存著哈布斯堡家族的輝煌,旅人走在這時空錯置的城市街道裡,感受著;

薩爾斯堡老城區各個商家的招牌,妝點著城市,連全球知名品牌,都必須配合,旅人們穿梭其中,流連忘返,造就的薩爾斯堡無價的城市價值。
布達佩斯開放後,享受的經濟成長的果實,因應觀光而造就的商業大街,卻感受不到布達佩斯了。

旅行到一個城市,如何感受?或是城市如何對來訪的旅人訴說? 建築街道就是給旅人的第一印象,大自然的美是上天給的,整體城市的美卻是需要居民後天努力,還需要歷史的堆疊,長時間的醞釀,才會是渾然天成的城市態度。


一個分享歐洲旅行與咖啡的小角落,在台東
Solo Studio Taitung



捷奧邊境小城生活觀察


在奧地利時,因為一個實習工作,搬到一個人口只有5000人的邊境小鎮,Gmünd,緊鄰著捷克邊境另一個小鎮České Velenice,著實過了半年多”歐洲迷你小鎮”的超簡單生活,位在小鎮卻是做舉辦國際大型會議的統籌規劃,有機會再來分享。

生活在Gmünd最特別的是:可以走路出國!

這是個怎樣的感覺?在台灣島國的我們,很難感受到;
歐盟體制下,朝著整合整塊歐洲大陸為最終依歸,會員國之間早已沒有國界(註)。但現實是,奧地利這裡說著德語,使用歐元,手機使用奧地利電信;走路10分鐘後,對方說著捷克語,使用捷克克朗,手機通訊變成國際漫遊; 歐盟大傘下,各個成員國差異極大,歐洲統一似乎也是個巨大的夢。

註:歐盟會員國之間無國界是個粗略的說法,對於外國人進入歐盟旅遊,主要就是辦理申根簽證,但是例如挪威,瑞士皆不是歐盟會員,但是持有申根簽證可以比照觀光簽證進入(從奧地利去瑞士不需要過海關); 而大英國協是歐盟成員,但是進入英國卻不能使用申根簽證,要另外單獨辦理英國觀光簽證(從巴黎去倫敦要過海關)。

不過台灣護照現在到歐洲旅遊免申根,免英簽,大家也不必煩惱這麼多了!
想計畫去歐洲旅行?訂張機票就可以了!

來Solo Studio Taitung ,分享我的自助旅行!

Monday, 15 June 2015

關於文化觀光-從澳洲原民文化比照台灣原民文化觀光

在奧地利念觀光學程時,聽了一場澳洲客座教授關於澳洲發展原住民文化觀光的分享,其實澳洲與台灣遇到的問題很相似(也許有原住民的國家都有類似問題)。有幾個點我覺得可以再深入思考:

”文化”是一種生活的展現,本身是可以免費取得的,也就是說文化觀光,它是無法”直接”透過觀光賺錢的,例如:你只要走在紐約或巴黎街上,感受這城市的氛圍或是看看街頭時尚的人們,逛逛精品大道拍拍照,你就已經知道並體驗在紐約或巴黎的”時尚文化”,這些是無須付任何一毛錢的;會讓觀光客掏錢的,也許是逛街逛累了找家看起來”時尚”的咖啡館喝杯咖啡,有財力的就直接到精品店內消費(還可以炫耀這是在巴黎總店買的…等)。這些會讓觀光客掏錢的,是已經存在已久的基本商業模式,說穿了就是在香榭大道上,賣你一杯咖啡。

那我們的原民文化呢?台灣這幾年一直大量包裝(或是消費?)以原住民文化為出發點的觀光策略,仔細想想,原住民”文化”,有真的讓觀光客掏錢嗎?

每年7月就會到落落長的部落豐年祭時間表,但是,有沒有想過大量讓觀光客來看豐年祭的目的是甚麼?看了豐年祭就會了解原民文化?那原民部落從中可以獲得甚麼觀光財?(給觀光客吃、給喝、給住、給東西買),還是只招來一堆拼命拍照的觀光客,還有在會場外突然爆滿的臨時攤販?(也許攤販是唯一透過豐年祭有經濟效益的個體)

其實澳洲也差不多,每年有為期一星期的Festival(應該類似豐年祭),在這一星期就會有很多節目,但是也就這一星期,其實澳洲代表也坦承,還是有很多問題存在,很多原民認為文化是資產,並不想”賣”文化,(雖然他們也清楚觀光業對部落是有經濟效益的)。

再來是市場問題,原民文化推廣主要的目標客群是哪個?國際遊客?很難,要也是極少數而且多半是有學術研究背景的原因,所以主要是國內旅遊,但是在澳洲有個很弔詭的現象,大多數國內白人”不太敢”到部落來觀光,主要是”罪惡感”,因為早期就是白人有迫害原民的行為,雖然澳洲政府已經逐漸恢復原民權益,包括歸還土地,但是心理上的障礙導致國內旅客也不太碰觸部落觀光,這彷彿就進了死胡同,知道目標客群就在這,但是看得到吃不到。

唯一讓澳洲代表覺得有在成長的是藝術文化觀光,也就是原民有許多獨特的藝術天分,繪畫,雕刻..等,也可以轉換成商品,獲得實質的經濟效益,所以他們在部落裡建設藝廊Gallery,不是”手工藝品店”喔,從建築設計到藝術品陳列都維持相當的質感,讓旅客可以貼身感受原民的藝術文化,進而消費。不過,藝術文化不見得是所有觀光客都有興趣的,所以這仍然只在特定族群。

文化有相當程度的在地性,是在地生活的表現,也因如此,才可以讓各個部落發展其獨特的文化呈現,如果發展觀光,還是要回歸基本的商業模式,旅客就是要吃、要喝、要住、要買東西嘛,每個部落都可以開風味餐館,但是如何創意的表現在地文化,讓觀光客透過吃來感受,還是要靠在部落的長久生活下來的智慧吧!至少我覺得我們的原民部落都是在依山要不就傍海的地方,無敵美景已經是先天的優勢,澳洲的原民是生活在沙漠中,很多部落還是搭帳篷或是草寮在過日子。

文化,必須要從在地認同開始,一種隨時間而累積,保存起來的精神與精隨,無法複製,更無法"打造",活化也不是商業化(台灣目前就是朝商業化在做),文化價值需要被喚醒,再來有共識,會是一種找回傳統,賦予價值,並成為在地驕傲的一種進程。

一個在台東分享旅行,語言學習,還有咖啡的小角落!
Solo Studio Taitung

Sunday, 14 June 2015

世界第一座冰旅館 Ice Hotel, Sweden

完全用冰打造的旅館,想住住看嗎? 

位於瑞典北部,北極圈以北200公里處,Kiruna近郊,有全世界第一間冰旅館,每個房間每年都聘請不同藝術設計師依據不同主題打造,都是獨一無二的房間。

室內溫度為-5度,入住者會提供全身保暖雪衣褲,冰床上都鋪有超保暖動物皮草,唯一缺點是房間內沒有衛浴設備,半夜要上廁所必須要走出去到對面飯店大廳內才有!
還有一間冰酒吧與冰教堂。

每年約在10~11月開始打造,12月中旬開始營業至隔年5月,夏天都會溶掉,然後每年冬天在周而復始建造一次!

在北歐長達5~6個月的寒冬,幾乎24小時黑夜,普遍是旅遊淡季的冬令時節,瑞典人運用科技與創意,與大自然氣候共存,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觀光旺季! 





門票就是一張貼紙,貼手上!












我不是胖~是塞很多內層!!!





位於台東,一個分享歐洲自助旅行還有簡單咖啡的小角落!

Solo Studio Taitung





Saturday, 13 June 2015

北極圈上的芬蘭聖誕老人村


位於芬蘭北部,正好在北極圈北緯66.33上的小村莊,Rovaniemi,,創造出聖誕老人故鄉的觀光行銷策略,打造整個村莊為聖誕老人村,主要就以觀光產業為主,仔細看這聖誕老人村,大多數就是販賣與聖誕節相關的產品商店,當然也會有餐飲住宿,最大的賣點就是可以與真的聖誕老人照相,而且是要收費。

還有聖誕老人郵局,可以從這裡寄明信片,會蓋上聖誕老人郵戳,基本上來訪的遊客幾乎都會寄,而且還不只寄一張,同時也呈現拉普蘭地區傳統文化,提供馴鹿雪橇與遊客同樂,當然也是要收費。一年365天都營業,因為夏天可以看永晝,冬天看永夜,春秋看極光。

仔細想想,即使大家都知道這是創造出來的聖誕村,遊客們幾乎都買單了,當然這個村有它的地理優勢,但是創意與執行面,倒是可以讓想發展優質觀光的台東,從不同角度思考。


耶!我跨足北級圈!




所謂園區,其實就是聖誕用品商店街





真的很多人寫信來~

小精靈的工作~回信!

馴鹿雪橇行進中




一個分享歐洲自助旅行,提供簡單咖啡的台東市小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