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2 August 2015

[旅行中的遇見-在海外的台灣人]


旅行中,有遇過在當地落腳生根的台灣人嗎?

第一次旅行到奧地利時,那是上個世紀的事了XD,奧地利還在用貨幣先令,那時跟團,有一餐安排中國餐館,是一家台灣移民開的,爸爸掌廚,媽媽與女兒接待外場,老闆見到台灣團自然很開心,拼命地說台語歡迎大家,說要招待大家飲料,盡量點!台灣人的熱情好客,到哪裡都一樣吧!
後來那女兒,約莫青少年年紀,來幫大家點飲料,有位客人說請給我一杯必魯”(啤酒日文),女兒一臉迷惑,客人又用中文說了:啤酒,女兒有點不好意思用台語問:掐共台藝厚某?(請說台語好嗎?)
後來有另一位客人說麥仔酒! 那女兒豁然開朗,微笑點點頭,轉身去準備客人的飲料了!
這位在奧地利出生長大的女孩,爸媽來自台灣,從小除了說德語,就是說台語了!而講日文必魯或是中文啤酒她是聽不懂的,原來麥仔酒才是台語的啤酒!爸媽的教育也許帶有濃濃的鄉愁吧!

再來就是幾年前再次到奧地利留學,住在多瑙河畔的小鎮Krems,沒想到在這人口只有25,000人的小鎮,有一間台灣人開的餐館!
老闆一問我是從台灣來的,馬上轉換成台語模式,一開口就說挖就雇瞴共台藝啊!(我好久沒有說台語啦!)也聊到當年(1970年代後期),他是因為政治因素才遠赴奧地利,這一待就是30幾年。夫妻倆努力經營這家餐館,全年無休!(老闆說每年就只休息聖誕節2天,嗯,台灣人愛工作(勞碌命)的個性就算來到歐洲一樣沒變!)
老闆生意很好喔,常常幾乎是客滿的,不過你問我好不好吃,生意好代表符合奧地利人的口味中餐廳,以台灣人口味標準當然就是不合啦!不過對於那時的我,是個解饞的地方!

在維也納,經由台灣留學生推薦,有一間小麵館吃的到台灣牛肉麵!照著地址照去,一間樸實的麵店,也跟老闆娘聊了起來,原來他們的餐廳生意,全盛時期在維也納總共有8!!!(各式不同的中華或是亞洲料理),後來年紀大了,小孩大了,就漸漸收掉準備退休,他們是真的有搬回去台灣一陣子,結果居然住不慣,也許生活圈與習慣都不同了,退休在台灣也沒事做,最後還是又搬回維也納,開了間小麵館,兩老夫妻有事做,這間餐廳吃的到牛肉麵,擔仔麵,米粉湯還有珍珠奶茶,大腸包小腸喔!!
不過後來老闆娘因為健康因素,麵店也收掉了,啊~台灣留學生又少了一個解饞的地方!

有些朋友問我,前後出國留學兩次,為什麼不想辦法留在歐洲啊?我只能說要不要留在國外是個人選擇,說真的想辦法留在歐洲不難,只是想辦法融入當地很難,留在歐洲,我一輩子都是外國人,無論我德文講得再好,甚至拿到居留權又怎樣?!不要看到留在國外工作或是結婚的人好像生活得很好,很多時候的不得不,親身體驗過後才會了解,也只有自己知道!


喜歡切仔麵配小菜的我,永遠也不可能喜歡香腸配酸菜啊!


從這兩個拱門走進去就是餐廳了喔!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